随着智能硬件市场的不断演进,2024年最引人注目的新星非“Ray-Ban Meta”智能眼镜莫属。然而,随着出货量突破百万大关,科技界的目光迅速聚焦于智能眼镜这一潜在的超级品类。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厂商闪极科技凭借其首款AI眼镜——“AI 拍拍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一、市场新宠:价格与功能的双重优势
“Ray-Ban Meta”智能眼镜虽然备受追捧,但其语音功能受限和AI功能的开启难度,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闪极科技的“AI 拍拍镜”以约一半的价格——999元的前五万台共创版价格,迅速占领市场。其优惠的价格和对标“Ray-Ban Meta”的功能,使得产品一经发布便销售一空,甚至在二手市场上价格飙升至1499元。
二、技术创新:长续航与AI功能的双重亮点
闪极科技的“AI 拍拍镜”在硬件上选择了与“Ray-Ban Meta”相似的重量和续航设计,搭载了索尼1600万像素的超广角摄像头模组,虽然在拍照效果上与“Ray-Ban Meta”智能眼镜相差无几,但其长续航解决方案——增程环的设计,为用户提供了更长的使用时间。此外,闪极科技还推出了多种磁吸眼镜盖设计,包括一秒变墨镜的时尚设计和遮挡摄像头的隐私保护设计,体现了公司对产品细节的深入思考。
三、商业模式:软件订阅与AI功能的前瞻性
在软件方面,闪极科技采用了AI闪极和AI云盘的年订阅模式,首年免费,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公司CEO张波表示,闪极预期第一年能够卖出50万台AI眼镜,实现盈亏平衡。闪极科技的AI功能设计强调“记忆”概念,旨在实现全天候记录功能,虽然目前AI功能的实际应用还相对有限,但公司对未来的AI功能发展充满信心。
四、行业竞争:巨头与小厂的较量
在AI眼镜领域,巨头企业如Google和Meta一直在推动技术的发展,而闪极科技作为小厂的代表,凭借对供应链的熟悉和提前布局,成功成为国内首批量产AI眼镜的品牌。闪极科技的背后,是一群看好AI眼镜市场潜力的合作伙伴和投资人,他们愿意为了未来的增长潜力,支持这款产品的发展。
闪极科技的“AI 拍拍镜”以其价格优势、技术创新和前瞻性的商业模式,在智能眼镜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场由小厂引领的智能眼镜市场新潮流,能否持续发展并最终与巨头企业抗衡,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智能眼镜的新纪元已经开启,而闪极科技无疑成为了这一浪潮中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