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TikTok在美国面临封禁的最后期限临近,大量美国用户开始寻找替代平台,小红书成为了他们的首选。这一现象不仅引发了中美民众的广泛互动,也为小红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流量和挑战。
据多家媒体报道,截至北京时间1月15日,“TikTok难民”这一标签在小红书的点击量接近2.5亿次,评论超过550万条。分析认为,TikTok长期被美国政客无理打压,随着“不卖就禁”法案的最后生效期限(1月19日)临近,许多自称“TikTok Refugee”(TikTok难民)的美国人为了抗议政府的做法,以及抵制其他美版类似软件,都在寻找可以替代的中国社交平台,于是投入了小红书的怀抱。
一位名叫希瑟·罗伯茨(Heather Roberts)的用户在小红书上的一段视频中说道:“如果我们的政府认为,我们会支持TikTok禁令,那他们就是疯了。”该视频获得了超过4.5万个点赞。另一位自称“TikTok难民”的网民在其视频中说:“美国人来了……很抱歉你们会讨厌我们,但我保证我们会尽力做到最好。”
这些“TikTok难民”以一种“打扰了”的姿态入驻小红书,有的用翻译软件与中国网民交流,有的打听学说普通话,有的出“教程”教新用户怎么注册。他们纷纷表示,入驻小红书是为了抗议美国政府的禁令,并希望通过与中国人的接触互动,认识真正的中国,从而戳穿美国“宣传机器”捏造的谎言。
小红书的突然走红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1月13日,小红书冲上iPhone美区app store免费社交应用下载榜单第一名,超过所有当地社交应用,也是该榜单中唯一的中文应用。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美国市场情报公司Sensor Tower告诉CNN,过去一周,小红书在美国手机端的下载量几乎是一周前的三倍。路透社则援引一名知情人士称,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小红书的新用户就超过了70万。
然而,小红书在服务海外用户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目前,小红书没有自带翻译功能,海外用户注册也相对简单,没有做更详细的审核和内容分区。但有消息称,小红书已经宣布紧急招聘英文内容审核员,并正在针对外国用户做功能优化,希望努力承接住这波泼天流量。
这场“洋悟运动”不仅让中美民众有了史无前例的互动机会,也让小红书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小红书能否成功抓住这次机遇,实现国际化突破,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