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教授警示:AI发展应避免重蹈军备竞赛与金融泡沫误区

 

沈逸教授警示:AI发展应避免重蹈军备竞赛与金融泡沫误区

近日,环球时报刊载了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教授沈逸的观点文章,指出在全球人工智能(AI)热潮中,尤其在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引领的新一轮增长背景下,各方应当警惕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误区和冷战后金融泡沫误区对AI发展的潜在风险。

沈逸教授以英伟达在AI领域的巨大商业成功为例,类比19世纪中期的淘金热,指出售卖工具的企业往往比实际开采者获利更多。然而,在审视AI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角色时,必须避免将单一技术路径或核心指标视为决定性因素。他提到,类似于冷战时期核武器军备竞赛带来的安全困境和资源浪费,AI领域过度关注单一技术突破可能导致资源错配,忽视整体生态布局和多元应用场景的重要性。

同时,面对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因地缘政治因素逐渐受限于美国先进技术的情况,沈逸提出疑问:如果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算力服务无法服务于最具潜力的市场参与者,那么这种技术的价值又何在?

另一方面,沈逸强调,技术进步并非只关乎资本市场信心的提升,更需要关注终端用户体验与价值创造的实际检验。从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是IBM“深蓝”超级计算机、谷歌阿尔法狗还是元宇宙等重大技术冲击,相关企业的营收并未与技术进步呈现绝对正比关系。例如,尽管谷歌在AI研发上取得显著成果,但其2023年财报显示,广告业务仍占总收入近80%,说明新技术对实体经济赋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沈逸倡导选择赋能实体经济的方向,将AI作为一种催化要素,融入到港口、矿山、渔业等众多实体产业之中,实现与5G、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释放出真正的新质生产力。

未来人工智能竞争的主动权掌握在具备全局战略眼光、能够超越单一技术指标并作出正确战略选择的主体手中。只有避开显而易见的误区,才能确保在战略竞争中占据优势,并最终赢得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胜利。 

来源:环球时报

AD:精心整理了2000+好用的AI工具!点此获取

相关推荐

1 1

免费AI工具合集,点击进入